联系我们

中药的归经和升降沉浮

时间:2022-07-28 21:19:43  作者:  人气:0次

 归经

 

 

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,表示药物对于人体作用的一种性能。

 

很多药物的性味,功效相同,由于存在作用部位的差异,并且这些差异加以总结,由此便形成了归经理论。比如黄芩,黄连和黄柏,黄芩长于清肺热,黄连长于清胃热,黄柏长于清下焦肝肾之热。

 

归经的思想最早在先秦时期,《神农本草经》当中已经有了论述,不过只有极少数药物标明的归经。直到金元时期,归经的理论才受到重视,直到清代的《要药分剂》中,才明确了“归经”这个词汇,受到医药界认同,并延续至今。归经当中的归于的脏腑,并不是指实际解剖当中的脏器,而是中医特有的定位概念。也不是指药物的有效成分进入有效部位,而是指药物产生效应的部位。比如大黄归大肠经,因为它能泻下通便,归于心经和肝经,因为其能活血和补血。

 

中药的归经以中医学的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作为理论基础,以药物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确定。比如心主神志,昏迷,失眠,健忘等精神意识思维异常的症候,按照辩证属于心的病变。可以主治这类疾病的药物,比如麝香,冰片可以开窍醒神,治疗闭证神昏,酸枣仁,琥珀可以宁心安神治疗失眠。人参可以增智治健忘,这些就可以归于心经。而一种药物往往有多种功效,所以药物并不是单一归经的,而书籍当中的记载,只是标明这个药物的主要归经。

 

明白药物的归经,可以提高临床的有效性,比如沙参,百合,龟甲都是补阴药,但是沙参归于肺胃经,百合归于肺心经,龟甲归于肝肾经,在临床用药中,就要根据患者的具体位置问题,准确用药。

 

升降沉浮

 

早期升降沉浮的理论是要求利用药物作用的趋向性,顺应人体因季节性变化而引起的生物节律。这种主张很有科学性,只是在实际当中很难应用,所以至今还尚在研究中。

和药物的功效一样,药物的升降沉浮亦是客观存在的,主要用于表示药物对病势趋向的一种性能影响。比如咳喘是肺气上逆,呕吐是胃气上逆,杏仁止咳,枇杷叶止呕,所以其性属降。同时因为药物是多效性的,所以它的升降沉浮也不是绝对性的,而是相对性的。比如菊花,技能发散风热,又能清泄,在发散风热时,性是升浮的,在清泄时,性属降沉。

热门评论:
更多评论 +